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障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2025年10月18日至20日,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天光所”)协办的新疆大学“1.9米光学望远镜中低色散光谱仪”出所测试与验收会议在南京成功举行并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组织严密、流程规范,分为现场测试与正式验收两个阶段,标志着我国在天文核心观测设备自主研制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
一、现场测试阶段(10月18日-19日):科学严谨,精益求精
测试环节由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具体负责,组织了一支由国内多家顶尖天文机构技术专家构成的测试专家组。测试期间,专家组首先听取了项目组的研制报告,并对设备的外观与内部结构进行了现场核验。
在此基础上,专家组依据测试大纲,通过多轮次、高强度的现场实测与数据比对,对光谱仪的导星系统、光谱分辨率、光栅切换精度、波长覆盖、光谱仪效率、工作环境适应性、控制系统及远程故障检测维护等关键性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查验和测试。测试过程组织严密、科学严谨,数据采集全面可靠,为验收评审提供了客观、详实的依据。

经过充分数据复核与集中讨论,测试专家组一致形成如下结论:“1.9米光学望远镜中低色散光谱仪”的性能满足测试大纲规定的全部指标要求;测试专家组一致同意该光谱仪通过测试,并转入出所验收环节。

测试工作最终形成了《测试工作总结报告》,为验收评审提供了客观、详实的依据,充分体现了项目团队对产品质量的高度负责和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二、正式验收阶段(10月20日):权威评审,一致通过
10月20日举行的验收评审会规格高、要求严。会议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吕国梁同志主持,特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新疆天文台等单位的资深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

与会专家详细审阅了《测试工作总结报告》,听取了测试组的详细汇报,并对关键技术细节进行了质询与深入讨论。经现场查验与全面评估,验收专家组形成最终意见:“该光谱仪的性能满足合同中的全部技术指标,同意通过出所验收。”此举标志着该设备已具备正式交付条件,将尽快运往新疆慕士塔格观测站,进行现场安装与系统联调。


三、项目意义与未来展望
本次验收的光谱仪是新疆大学为新疆慕士塔格观测站1.9米光学望远镜(慕天望远镜)购制的关键设备,该望远镜由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天光所、新疆天文台和新疆大学四家单位协同共建。光谱仪的成功研制与验收,是此望远镜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设备投入使用后,将极大地提升慕天望远镜的时域天文观测能力,为恒星物理、双星演化、系外行星探测等前沿研究领域提供不可或缺的高质量数据支撑,对构建自主可控的科研装备体系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本次会议的圆满成功,是高校与国家级科研院所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典范,展现了我校天体物理研究队伍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该设备投入使用后,将显著增强我国在时域天文学、恒星物理等前沿领域的自主观测能力,是高校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共攀科技高峰的又一成功实践。